近日,由吉林大學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合作完成的“基于圖像識別的混合交通流特性檢測技術研究”項目(20040705-2)通過了專家鑒定。
該項目通過中美雙方合作,利用視頻圖像識別處理技術獲取道路上混合交通流特性參數,并進行特性研究,為混合交通管理與控制提供手段與依據。針對我國高密度、低速度混合交通流特點,建立了機動車、自行車和行人交通流的到達分布特性、速度分布特性和機非沖突特性以及交通流量、速度、密度三參數關系模型。自主開發(fā)了基于圖像識別的混合交通流特性檢測軟件。
課題組與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前期開發(fā)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混合交通控制系統(tǒng),已完成公安部性能測試,并在北京、青島、煙臺、廈門、長春等全國二十多個城市進行推廣應用,獲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雙方也已就本項目開發(fā)的基于視頻的混合交通流特性檢測系統(tǒng)達成了合作意向,青島海信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為產品的生產和推廣應用提供支持,也可選擇本地進行產品開發(fā),形成與信號機配套產品。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