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農業(yè)局日前透露,本市自從實現蔬菜追溯體系后,農作物“電子眼”昨查出首例農殘超標的“毒菜”,為消費者把隱患擋在了餐桌之外。農業(yè)局同時表示,本市今年還將進一步完善這一追溯體系,擴大試點企業(yè),增加追溯品種,讓市民吃上放心菜。
“北京02號基地的02097號溫室生產的蔬菜,馬上停止對該溫室蔬菜的采收?!弊蛱焐衔?,小湯山特菜基地農藝師林源向記者講述了農作物“電子眼”發(fā)現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的經過。據他介紹,在不久前的一次例行農藥殘留抽檢中,他們發(fā)現新西蘭菠菜吡蟲啉農藥殘留超標,質檢員立刻通知加工車間停止該編號蔬菜的加工,短短20分鐘就封存了該批次產品。通過查詢樣品編號,工作人員發(fā)現這一產品為北京02號基地的02097號溫室生產的蔬菜,馬上通知基地技術人員停止該溫室蔬菜的采收。
“由于冬季氣溫低、光照弱,農藥降解速度較慢,正常的農藥安全間隔期要適當延長,基地正是通過這一追溯體系把‘問題蔬菜’擋在了市場外?!睋衷唇榻B,這是本市實施蔬菜追溯以來發(fā)現的首個案例,以前只能查到某一地區(qū),現在已經能直接“盯”到單個溫室。同時,今年實現可追溯的蔬菜“家族”又壯大了,目前試點企業(yè)已經由25家增加到了40家,全市可追溯蔬菜品種數量由去年的120多個增加至150多個。
據了解,北京市蔬菜質量安全追溯系統(tǒng)是從去年9月開始正式啟用的,它包括生產履歷中心系統(tǒng)、信息查詢平臺、IC卡授權管理系統(tǒng)、信息識別及傳遞系統(tǒng)、追溯碼生成及標簽打印系統(tǒng)等,已經能夠支持蔬菜產品從生產基地、加工企業(yè)、零售市場的全過程質量追溯。市民只要通過手機短信、互聯網、電話、超市觸摸屏等方式輸入包裝上的20位追溯碼,就可以輕松了解到所購買蔬菜的詳細身份信息。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