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tanamtanaman.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yè)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研動態(tài)

科學家研制黃金納米條深入身體搜索癌癥 (2006-01-18)

發(fā)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新浪科技 瀏覽:1377
  據《生活科學》16日報道,美國科學家正在研制一種“黃金納米條”,這種能在血液中流動的納米條可能會幫助醫(yī)生發(fā)現(xiàn)我們身上的癌癥。   美國普渡大學化學系副教授亞歷山大?魏表示,該??茖W家正通過化學手段開發(fā)一種寬20納米、長60納米的黃金納米條,納米條的大小只相當于紅血球的二百分之一。科學家將這些納米條注射到老鼠體內,然后將只比可見光波長稍長的激光束打到老鼠薄如紙的耳朵 上,當納米條在老鼠血管中移動時,金色微粒就會發(fā)出熒光?!包S金納米條”所發(fā)出的光的亮度是常規(guī)成像設備所使用的熒光染料亮度的近60倍。   科學家表示,最終,跟蹤這些閃光棒路徑的新型成像系統(tǒng)能生成比目前成像設備更清晰的圖片。“黃金納米條”可能會在剛顯現(xiàn)出的癌癥和腫瘤等“麻煩”區(qū)域活動。魏教授表示,黃金是制作造影劑的上等材料,因為它能穩(wěn)定地發(fā)出熒光,從生物化學方面講屬于惰性物質,因此,與其它材料相比,它對人體更加安全。魏教授的研究小組已進一步完善這種透析技術,這樣,他們就會準確控制納米條的生長。對成像設備的控制對成像進程至關重要,因為決定光頻率的納米條的比例將促使它們發(fā)光。只有使用合適的光頻率才有可能使納米條順利在皮膚中穿行。魏教授說:“能通過組織的光量開始增加到750納米以上,這是可見光譜區(qū)的限度。”   在750納米以上,光可以深入到阻止可見光的組織中。但光的波長長度也有個限度。一旦波長超過1000納米(相當于一微米),人體中的水分便開始吸收光。魏教授說:“穿過人體的波長需要具有最佳長度,即800納米至1300納米之間?!奔幢阍谶@一最佳長度內,光也無法滲透到組織更深的地區(qū)。   這就是研究人員為何在老鼠耳朵而不是心臟中進行實驗的原因。如果商業(yè)醫(yī)療成像設備根據用于這些實驗的設備制成,它們在檢測黑素瘤等皮膚癌時,結果就更準確。另外,魏教授還表示,科學家有可能會對這項技術經過改進,將外科醫(yī)生用于檢查身體的某種小型激光攝像探測器技術融入其中。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